《西华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雷锋情 志愿心


——记我校志愿者团队
   期次:第3期   作者:学生通讯员 刘安凡 李谢倩 何明杰 李丹 刘晓红  倪天玲   查看:36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的每年三月,全国上下都会掀起“雷锋热”,开展一系列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精神的活动。在西华,也有着这样一群人,在雷锋月之外,也依旧默默地做着公益,用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着爱与正能量…… 

 [四叶草][守望在特殊世界]
   四叶草公益服务队成立于2011年,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以“播撒阳光,给予温暖”为服务理念,践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的服务宗旨,致力服务于郫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残障儿童和阳光家园的残障人士及其他一些有精神或身体缺陷的儿童和成人。一届又一届旧人隐去,新人加入。现今,服务队内常在人员三十余人,流动人员十余人。“此外我们还会在学校招募流动志愿者,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和我们一起进行公益活动。”副队长李江涛介绍道。
   三月有它特有的意义。这个三月,四叶草公益服务队也推出了特别的摆点活动——班会策划案征集大赛。通过线上线下匿名投票的方式,将获得一、二、三等奖的班会策划案实际运用到郫县特殊教育学校中。对此,四叶草公益服务队队长刘慧敏表示,希望这种方式能够带给服务对象实际的帮助,也希望同学们抛开奖励奖品,单纯以公益的心态积极参与进来。“公益并不遥远,慈善就在一念之间。”她说。
   在雷锋月之外,四叶草的“老草”、“小草”们六年如一日地履行着他们的固定活动——周四阳光家园教学、周五特殊教育小学的主题班会以及周末的家访。特殊教育学校和阳光家园的教学是以不同内容的教学方案,教给残障人士一些生活、科学、艺术及其他方面的小常识。而家访,则要去到服务对象家中,陪伴他们一起学习、玩耍,和他们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我们没有那么多专业的技能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但我们一直相信,陪伴,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跟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副队长李江涛这样告诉我们。
   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队员们已经熟悉掌握了为残障人士服务的相关事宜,但为确保高质量的服务,队员们在每次活动前仍需做足工作。策划组要根据活动主题制定策划,管理组需要准备活动物资,宣传组则负责在官方微信、官方QQ上进行前期宣传。家访更是需要提前一周去联系服务对象的家人,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询问他们想听的歌曲和想学的内容,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案、组织学习并确定活动成员、物资、集合时间地点等细节。在他们看来,公益是纯粹而神圣的,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也需要对每一位服务对象负责。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这项工作的艰难性。自闭症的孩子不爱说话,不太配合活动;有精神缺陷的人沟通困难,有时亦调皮不听话;有的行动不便,甚至会做出一些难以接受的行为……这时候,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耐心地沟通和劝导。因此在实际活动中,队员们除了倾注爱心之外,更付出耐心一步步去摸索着与他们最好的相处方式。“特殊学校的学生看起来像是读小学的年纪,但其实都已经处于青春期,甚至比我们还要大上一两岁了,所以在肢体接触方面会比较敏感,这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任何细节都不能忽视。”来自人文学院的湛齐说。 
   做公益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却常常伴随着丰满收获。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因为不同的原因加入到四叶草公益服务队中。但相同的是对公益事业的热爱。当谈到收获时,队员李爱君说:“我收获了真挚的友谊,还学会了做电子文档,并在与大家的协作中学会了相互理解,谦让。偶尔会有烦躁情绪,可更多时候是开心。当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得到了他们的接受和认可,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后,刘慧敏寄语想要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们,“希望你选择公益的原因不是一腔热血,可能有时会让你失望与无助,但请相信,你一点点的关怀,一次次的付出,对于你的服务对象而言,是有意义的,这就足够了。请不要忘了选择做公益的初衷。”
  [支  教][陪伴是相互的给予]
   “沸腾吧!白开水!”每周二、周四晚上的校园里总是能够听见这样的口号在夜空中回荡,那是暑期即将参加藏区支教的“小水滴”们正在进行着日常体能训练,也正是这一滴滴沸腾的、纯净的水滴聚集在一起,成了一杯能够带给人温暖的白开水……
   白开水公益成立于2015年3月15日,是由6名热心于公益事业,希望能为贫困地区儿童带去更多关爱的西华学子组建起来的公益支教团队,目前共有六个支教点,主要分布在雅安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区。“甘孜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及人文景观,教育体系和特点与普通学校有着一定的区别”,白开水公益团队第二届队长段玲兰介绍道:“我们致力于藏区支教,并认真研究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每年暑假期间赶赴藏区,在进行支教的同时,与他们共同成长。”
   由于支教地点在高原地区,所以开始每一期的支教之前,团队都会组织有助于适应高原生活的体能训练;教学方面也有专门的老师前来为大家进行教案培训,帮助队员们更好地传递知识,与孩子们交流;此外还有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培训、团队素质拓展等活动。“有一次暴走去都江堰,走了40多公里路,结束后整个人都虚脱了……但一路上与队友相互加油鼓劲,最终坚持了下来,就觉得很有成就感。”段玲兰说。
   和白开水公益同时期成立的还有微加益服务队,同样致力于乡村支教的他们在去年的一次支教中克服了巨大的困难——道孚的支教环境很差,需要自己买菜、做饭,而每次买菜则需要骑着山地摩托车颠簸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还只能买到并不新鲜的土豆。除此之外,藏区没有信号,碰上活佛生日时还会全面断电。水资源极其稀缺,从山上打下来的水要沉淀之后才能使用……“不过那里的活佛对我们很友善,为我们准备鸡蛋,还给方便面吃。”微加益第二届队长唐敬宜补充说道。
   谈到支教期间的的收获,段玲兰认为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地对支教有一点误解,扩大了支教中“支”的部分,认为自己只是给予者,但其实不然,在支教的过程中自己和他们是平等的,在自己陪伴他们、为他们付出的时候,他们也陪伴着我们,回报了我们来自他们的善意和热情,给予我们感动。对于唐敬宜而言,与其说支教是她带给孩子们快乐,不如说是孩子们温暖了她。“那边的孩子十多岁了才会一点点汉语,但他们平时会热情地教我们说藏语,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就站在自家房顶上隔着老远和我们打招呼。”她表示,现在在网上、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藏区人民存在误解,认为他们是蛮横的、危险的,但其实她接触到的小孩子都十分单纯,每天只看到一张张笑脸,“他们可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但只要看到你就很开心,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唐敬宜向我们这样描绘道。
   支教的时间很短,不到一个月的陪伴总是让人难以告别。白开水的服务理念是“慢于行,始于心”,要努力让支教慢下来。前期慢准备,充分备课;支教慢传授,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地理解接受知识;离别慢转身,不来去匆匆,支教过后也与当地的孩子们保持联系……
  [献  血][爱心织就生命的脉络]
    在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白色衣裳,穿梭在狭窄的车厢里,填写报告单,舒缓献血者的情绪。他们用忙碌的背影,用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为无数身处生死边缘的人带去生的希望与喜悦。“自从加入这个公益组织以来,记忆最深刻的事情就是第一次站在献血车旁帮助前来献血的同学,我其实特别紧张,也很害怕。”2015级工商管理学院的钟明秀同学兼服务队队长表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献血,我担心自己不能帮助到他们。”
    以“服务,服务,风雨同路”为口号的无偿献血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12月12日。成立至今,已拥有三十多名成员的他们,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力求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工作,收获最佳的效果。
   工作中,在向全校师生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性的同时,他们更是积极动员西华学子进行无偿献血,为更多的人带去重获新生的曙光。半年一次的献血车进校园活动,是无偿献血服务队的头等大事。在前期准备好一份完整可行的策划,完成一套精细的宣传文案,提前申请四食堂和二食堂的场地等事项是他们必须要做好的工作。接送献血车进出校园,维持好献血秩序是献血队的主要职责。
   生命之妙,在于尝试;人生之乐,在于体验。“通过做公益,我结识了不同的朋友,他们帮助我,鼓励我,支持我。”队员尚玉林表示:“在这里,我和队友们一起奋斗,共同努力,工作的同时收获了几段真挚的友谊。公益温暖他人,也温暖了自己。”
   当谈到对学弟学妹们的寄托时,队长钟明秀说:“尽可能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尽量多去帮助他人,在自己有困难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副队长王月补充道。
   在平时的工作中,无偿献血服务队会和防艾阻结志愿服务队一起完成献血车进校园的活动。防艾阻结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5年5月20日,是一支十分年轻的校级公益组织,以“仁爱、自爱、关爱,爱满人间;知艾、避艾、防艾,艾无影踪”为口号,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一同工作,共有三十多名成员。主要依托各种讲座或者知识竞赛让全校师生了解艾滋病。“大家对艾滋病的了解并不多,甚至有着各种各样的误解。”队长陈思宇表示,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远离艾滋,正确对待艾滋。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益匪浅,公益就是这样。”陈思宇说。他们怀着一颗奉献的心,努力填补着生命的可能性,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其中,一起砥砺前行。
  [关  怀][你们有我“大圣”来保护]
   “取名为大圣归来,是希望服务队成员们能秉承侠客精神,在公益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大圣归来发起人,201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李伟介绍道。 大圣归来志愿者服务队是由我校能动学院学生组织建立,本着“以奉献扬青春,与社会同进步”的宗旨,利用现有的资源,多层次、全方位、深入持久开展志愿活动,为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服务队目前以照顾流浪小动物为工作重心,并联合温江启明小动物保护中心,提供定时优质的志愿服务。此外,秉持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该队目前正在建立以金牛区阳光家园助残行动为发展点,计划开展一系列志愿实践活动。拥有自己固定的服务对象与基地并长期发展下去,是大圣归来志愿队成员们共同的目标与愿望。“志愿活动不仅可以给社会传递温暖与正能量,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机会去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提升自我能力。 这条路一旦踏上去了,就不会放弃。” 201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陈兰说道。
   雷锋精神并非三月的“专利”,它无时无刻不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校内每月塑料瓶回收,闲置物品义集义卖,以摆点发传单为主要形式的节能环保宣传;校外定期组织队员去小动物保护中心照顾流浪猫狗,关爱敬老院老人,帮扶山区留守儿童……自2016年5月成立以来,大圣归来的20多名成员已经组织开展了许多类似的活动。据了解,除了这些主要活动以外,服务队还会开展一些特色活动,例如协助相关单位做红十字日、艾滋病日的宣传,在12月的志愿者活动周组织进行衣物募捐等。这些不一样的工作,让他们加深了对志愿者认识的同时,更加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得到精神上的高度满足。
   “在策划、准备、实践、总结活动的过程中,疲惫和沮丧等负能量已无暇顾及了,我们体会到最多的是解决问题后的满足与赠人玫瑰后的快乐。”队长李伟感慨道,“从面试时的羞涩到现在做活动时的热情大方,我亲眼见证了新队员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李伟回忆起第一次带队员们去温江基地,现场小伙伴们积极地搬砖,除草,打扫犬舍,给小狗做清洁喂食等等场景,即使忙得头昏脑涨,却依然不减大家的热情。
   随着四月的春雨潇潇洒下,雷锋月也走向了尾声。但正是有了默默坚守在公益岗位的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才一直不曾从校园离开。我们不是因为“雷锋月才学习雷锋的,并不是三月做雷锋,四月不雷锋。”公益服务队的总负责人李富贵郑重地表示,公益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也期待在他们共同的坚持与付出之下,给生活带去温暖和阳光,在“雷锋月”之外依然雷锋,让生命不再有寒冬。
(学生通讯员  刘安凡  李谢倩  何明杰 李丹 刘晓红  倪天玲)

西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783次访问,全刊已有282380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