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巴蜀文化的守护者

——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潘殊闲
   期次:第10期      查看:65   

凤凰网四川频道830日以“潘殊闲:巴蜀文化的守护者”为题,对我校图书馆馆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潘殊闲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温文尔雅,是潘殊闲给人的第一印象。已过天命之年的他,没有了少年时在眉山古城墙内外调皮玩耍的稚气,隐没了青年时携友泛舟三峡、顺流而东的意气,退却了市场化改革大潮中纵横捭阖的豪气。枯坐书斋十余年,洗尽铅华之后,留下了一身的文气和才气。

求学  知行两不误

倘若追溯潘殊闲身上的文气和才气,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家乡眉山,因为“三苏”在这里诞生,眉山的文脉如今已绵延千余年。

潘殊闲有一个愉快的童年。穿越城墙,挎着箢篼采草药,跟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成了潘殊闲的美好回忆。“小时候物资生活很贫乏,但是那种跟大自然亲近的劳作,不仅让我们体会了无尽的欢乐,也锻炼了我们吃苦的精神。”

1982年夏,潘殊闲参加高考。当时大学的录取率只有17%,潘殊闲却以超过一本线30多分的成绩考入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年仅17岁的潘殊闲沿着苏轼的足迹,来到了山城重庆。

如果说眉山小城孕育滋养了潘殊闲的“知”,而在重庆的求学生涯则催生了他的“行”,让他做到了“知行合一”。

大一刚结束,未满18周岁的潘殊闲就开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一沓粮票,一包简单的衣物,他就和同学一起搭上了东去的客船。从此以后,出门“穷游”成了他大学的必修课。

在西南师大读研究生期间,潘殊闲“偷偷”写了一本书。之所以要偷偷地写,是因为导师反对学生急于写文章发表,加上他写的是一本谈论校园爱情的书,然而在当时,校园爱情却是一个禁忌话题。书稿拿到学校出版社后,编辑担心出问题,就提交国家教委审查。由于书中论述的是一种向上的、积极的恋爱观,才得以顺利出版。

1989年,潘殊闲研究生毕业,学校领导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极力劝他留校任教,然而父母觉得重庆离家太远,不便照顾他们,反对他留在重庆。于是,潘殊闲就带着女朋友一起回到了成都,在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任教。

下海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湿了湿脚

“我的学术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还在市场化大潮里漂过几年,别人叫‘下海’,我这只能叫跑到海边湿了湿脚。”潘殊闲说。

研究生毕业,潘殊闲到了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当时来的时候挺失望的,学校很小,很多的学生比我都要大,最大的学生都已经58岁了。”

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全社会掀起了“下海”经商的大潮。当时的潘殊闲已经在学校担任团委书记,事业蒸蒸日上。然而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在郊外,附近没有很好的配套设施,潘殊闲的女儿也快到上幼儿园的年纪。

在学校里看不到希望的潘殊闲骑着自行车满成都跑,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解决住房问题的单位,他先后跑了几家市级机关联系工作调动,虽然这些机关都同意录用他但由于一时解决不了住房问题,他都一一放弃了。

踌躇之际,一则招聘启事让潘殊闲看到了希望。当时被称为西部第一高楼的蜀都大厦打广告招聘一名办公室秘书,潘殊闲毛遂自荐,并用一份十多页的企业管理理念的文章打动了总经理。不仅成功入职,还解决了住房和小孩上学问题。

与学校不同,企业的工作对潘殊闲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起。凭借踏实能干,两年时间,潘殊闲从总经理秘书做到了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后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当时的蜀都大厦是成都乃至四川对内对外的窗口单位,潘殊闲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各种重要接待。但有一天,他突然厌倦了这种忙前忙后的工作,他渴望回到书房,回到讲台。

在企业工作期间潘殊闲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读书与写作,他一边学习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一边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了若干散文和学术论文,还参与编写了多部著作。2002年,阔别学术生涯十年的潘殊闲再次回到了学校,他考入川大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

研究地方文化 ?守护巴蜀文脉

潘殊闲与西华大学的结缘,既成就了彼此,留下了一段佳话,也为四川省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一个生长在巴蜀大地的本地人,潘殊闲对四川有着独特的情结。他深深地热爱着这片沃土、这方文化,并为之不懈努力。

2005年,潘殊闲博士毕业,开启了在西华大学的学术与教学生涯。2006年,西华大学申报了一个四川省教育厅的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同年9月,潘殊闲被任命为该中心主任。第二年5月份的一个插曲,却成了砥砺潘殊闲为之奋斗的重要原因。

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半年多,学校筹划把“中心”由厅级基地升级为省级基地。答辩的时候,一位评审教授现场嘲讽西华大学,说你们西华大学还要搞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气味都没有闻到。回到学校后,潘殊闲暗自发誓一定要做出成绩来,为西华大学争气。从此以后,他逐步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转向地方文化,转向了地方名人研究,主动跟地方合作。

2007年,“中心”受邀进行郫县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调研。潘殊闲带领“中心”十多位学者利用暑假时间,跑遍了郫县境内所有的乡镇,探访了文化遗址、遗迹、遗存。经过对实地调研的梳理和各类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和提炼,在反复讨论、九易其稿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了《郫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该报告得到郫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和重视,成为该县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文本资料。

2011年春节前夕,潘殊闲带领“中心”的研究人员,远赴马边彝族自治县进行文化资源调研。马边道路坎坷,山路蜿蜒狭窄,而从马边县城到一些乡镇的道路更差,路上时遇泥泞窄道,只好徒步前行。潘殊闲和同事们走彝乡、探苗寨、访茶场,完成了对马边地区自然与人文、民族与宗教的调查与研究,最终撰写出《马边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报告。报告一出即得到马边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为马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学校,人文社科与老牌重点综合性大学比起来无论资源还是平台都有差距,但是这并不妨害有我们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坚持学校强调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潘殊闲带领他的团队主动服务地方,研究的项目“很接地气”,比如将各种散见的文献资源进行整理,先后编纂完成《都江堰文献集成》(古代卷、近代卷、文学卷),整理建川博物馆收藏的二战时期侵华日军家书、日记和美国希尔少校档案,整理新都、新繁、眉州、彭山等地旧志,编制温江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研究完成郫都、温江、眉山、丹棱、遂宁等地委托的文化名人研究、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

“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潘殊闲带领团队经常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既打开了自己的学术视野,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又广交朋友,宣传学校。他和他的团队学术研究不仅得到学界的认可,也得到社会的认可。

如今,西华大学依托“蜀学研究中心”和“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这两个平台,团结了省内外甚至海内外的一大批学者在西华大学这个平台下,出版的《蜀学》和《地方文化研究辑刊》这两本刊物已被中国期刊网收录,被众多海内外大型图书馆收藏,培养了一批学人,在学界和社会各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潘殊闲功不可没。

“我见证了西华大学文史学科的发展,到西华工作了13年我觉得没有白过,我个人的成长跟我们学校的成长同步,我个人的荣誉也和这个平台和学校的荣誉同步。”潘殊闲觉得自己很幸福——“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还会选择做一名教师。”


西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898次访问,全刊已有2837703次访问